但凡六十岁以上的人,都有过挑水的经历。挑水,尤其在县城,每个家庭、每个人都经历过。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,我十三四岁的时候,就开始挑水了。那时候,父亲上班很忙,母亲也出去干零活,一天下来非常累,很晚回来还得忙着做饭。我们姐弟六人,我是老大,总想帮助父母干点活儿。
我的个子比同龄人稍高一点儿,虽然力气不足,也想去挑水,一根扁担,两只薄铁做的方形水桶担在肩上,悠哉悠哉地走着。我家住在石家油坊的西侧,地势比较高。水井在石家油坊的北侧,地势低。我去水井是一路下坡,十分轻松。
水井是一个不大的小房子,外面有一个方形的大木头箱子,箱子旁边有一个水管开关。旁边是一个人工手压的抽水井,卖水的人负责把水压倒箱子里,挑水的人自己打开水龙头,把水放到水桶里。一挑水八厘钱,一般的都是一次买十个或者二十个水牌子,水牌子是一个不大的黄色纸壳做成的,上面印着一个红色的印章。每次去挑水,就把水牌子放到一个固定的盒子里。遇到人多的时候还要排队,不是人排队,是水桶排队,轮到谁接水了,就自己去把水龙头打开,装满两桶水,挑走,下一个人再来接水。
我力气小,刚开始挑水的时候,我就挑半桶水,挑两次给一个水牌子。装上半桶水,拿起扁担,先用扁担钩把两只水桶的樑钩好,然后弯身往起挑,站直了身子,才能迈步。这个环节很重要。必须站在扁担的中间位置,不能靠前,也不能靠后,只有中间的位置,两只水桶才能同时挑起来,否则,就会不是前边的水桶高了,就是后边的水桶高了,不平衡,无法前行。刚开始挑水,不单是掌握不好平衡,扁担压在肩膀上,当水桶离开地面的时候,重量就都落在了肩上,木制的扁担压得肩膀生疼,只能趔趔趄趄地前行。从水井到家里小有半里地光景,而且是步步上坡,越走越累,只得走一段,休息一会儿,至少得歇两到三起儿,才能把水挑到家里。一挑水挑到家,只觉得心通通地跳,满脸通红,还有点儿气喘吁吁。把水倒在水缸里,然后再去挑那半桶水。母亲心疼我,一般只让我挑两次水,也就是一挑水,就不让我去挑了,等父亲回来,再把水缸挑满。
但是,我还是尽量坚持有空就去挑水。渐渐地就有了经验,挑水的时候,掌握好平衡后,步子不能太快,也不能太慢,太快了,水桶晃,太慢了肩膀受不了,必须把握一个比较适中的速度才行。时间长了,肩膀也压出来了,就不那么疼了,后来我就敢挑满桶的水了,因为负重走上坡,必须中间歇两歇。以至于后来扛东西,肩膀也有了力量。
因为挑水费劲,我们也养成了节约用水的习惯(现在看是不卫生的习惯)。比如说洗脸,每天早晨起来,母亲会装大半盆水,放到一边给我们全家洗脸用。一般都是我或者妹妹弟弟们先洗脸,然后母亲、父亲洗脸,就这一盆水到后来变成灰白色的香皂水了。做饭的淘米水也不扔,用来洗碗。冬天很少洗衣服,夏天洗衣服,只洗两遍水,浅色的衣服根本洗不干净。当时的被里都是白花旗布的,一年只能拆洗一到两次,白被里都变成灰白色的,也习以为常了。
我成家以后,我家离水井也很远。当时我们住在现在农行对过的院子最里面,水井在老戏园子的院子里面,要走一段胡同,到大街上再走百十来米进到院子里面,才能到水井那里。那时我二十多岁,有力气,可以连续挑三挑水。因为我爱人在果品公司工作,经常下乡、外出收购农副产品或者加班卸货,挑水的活儿就得我去完成。夏天还好,到了冬天,水井房那里冻成一个小冰山,走起来一哧一滑的,经常有人挑着满满的水一脚滑倒,弄得满身冰水。我就先把水灌满,然后把水桶拎到平地上,再拿起扁担把水挑起来,小心翼翼地离开那块冰面。
那时候,我们和婆婆住在一个院子里,婆婆家的水也得我们来挑,所以,挑水也是一个很累的活计。在用水上,特别舍不得多用。洗衣服的时候,把好多衣服放在一个大洗衣盆里先用水泡上,泡好了再一件一件洗出来,直到全洗完也不换水。然后再用清水漂洗一次,浅颜色的先清洗,深颜色的后清洗,也就是这一盆水,到最后第二遍水也是混混的了,其实,深色的衣服根本就没清洗干净。
大约到了1986年,家里安上自来水,一打开水龙头,清澈的水哗哗地流淌,心里像饮了泉水般清爽,这回用水可方便了,再也不用为挑水犯难了。后来,家里添置了洗衣机,洗衣服、被罩等物品也方便了,减轻了家务劳动负担,日子也越过越滋润起来。
如今,我们早已住上楼房,上下水畅通,用水自由。可是,我还会经常想起那些挑水做饭、洗衣的日子,尤其我的老伴儿,总提醒我,放水不要把水流放得那么大,不要浪费水。是啊!水是国家最珍贵的资源,我们尽量节约用水,为了国家,更是为了子孙后代
挑水-太阳集团tyc5997
声明:本网站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,其古天乐代言太阳集团网址的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。